北京市电影局:努力建设“电影强国核心区”

来源:人气:70更新:2022-04-05 00:12:08

《" 十四五 " 北京电影发展规划》发布

北京要率先建成 " 中国电影高地 "

近日,北京市电影局发布《" 十四五 " 北京电影发展规划》 ( 以下简称《规划》 ) 。《规划》系统阐明了 " 十四五 " 时期北京电影发展的指导思想、基本原则、发展目标、重点任务、组织实施等。

《规划》锚定 2035 年我国建成电影强国目标,提出北京要 " 努力建设电影强国核心区、电影高质量发展示范区,率先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电影高地。"

北京电影发展七个主要目标

根据规划,北京电影发展要努力实现七个主要目标。

一是勇攀电影创作高峰。规划指出,每年承接国家重点电影项目 5 部左右,每年推出市级重点影片 30 部以上,力争每年票房过亿元的京产影片达到 20 部左右,获得国家级电影奖项位居全国前列。

二是市场更加成熟繁荣。根据规划,到 2025 年全市影院超过 300 家,城区和主要乡镇基本形成 3 公里影院圈,布局结构更加均衡合理,市场规模稳居全国城市前列,平均单体影院、单块银幕票房和综合经营收入全国领先。每年京产影片票房占国产影片总票房的 50% 以上。

三是产业体系更加健全。" 规划 " 里提到,国有电影企业进一步深化改革,做优做强,骨干和带动作用明显提高。民营电影企业更加发展壮大,行业龙头企业和专精特新电影企业大批涌现,电影基地 ( 园区 ) 不断拓展升级,国际一流电影创制中心基本建成。

四是科技创新能力大幅提升。积极承接国家电影高新技术研究实验室建设,推出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性电影科研成果,电影与科技融合发展取得重大突破,电影工业化和特效制作达到世界先进水平。

五是公共服务不断优化升级。城乡一体化电影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,乡镇影院建设有力推进,农村电影放映进一步提质增效,覆盖城乡的电影公共服务网络不断拓展,服务质量和服务效能显著提高。

六是传播力影响力持续增强。" 规划 " 里提出了北京 " 中国电影窗口 " 作用要更加突显。京产电影海外市场快速扩大,国际传播力影响力大幅提升。

七是光影氛围日益浓厚。" 电影 " 发展新模式不断创新,北京国际电影节 " 电影名片 " 作用显著增强,北京环球影城溢出效应和拉动效应凸显,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电影文化体系建设取得新成效。

实施 " 七大提升工程 ",打造 " 七大新高地 "

对照主要目标,《规划》提出实施 " 七大提升工程 ",打造 " 七大新高地 "。

一是 " 实施创作质量提升工程,打造电影精品生产新高地 "。加强创作统筹规划,提高创作生产组织化水平,强化内容创作引导,激发创新创造活力,建立科学的评论评价体系,建设剧本创作孵化中心和电影评论评价中心。

二是 " 实施市场主体提升工程,打造电影产业发展新高地 "。壮大电影企业实力,深化发行放映机制改革,支持影院优化发展,推动电影基地 ( 园区 ) 升级。

三是 " 实施科技赋能提升工程,打造电影创新创造新高地 "。支持高精尖电影技术装备的研发,鼓励互联网技术和自主创新技术在电影领域应用,建设世界领先的电影后期制作中心,促进科幻电影产业的发展,使北京成为电影高新技术研发的策源地、国际电影后期制作首选地、科幻电影创制和首映的重要基地。

四是 " 实施惠民质效提升工程,打造电影服务消费新高地 "。创新服务体制机制,提高服务效能水平,丰富活动形式内容,促进实现文旅融合。

五是 " 实施传播能力提升工程,打造电影海外推广新高地 "。以电影为媒介讲好中国故事,擦亮北京国际电影节金名片,构建国际影视摄制服务体系 , 拓展中国电影国际发行网络。

六是 " 实施智力驱动提升工程,打造电影人才集聚新高地 "。造就一批战略人才,培育大批青年人才,发掘一批创新人才。

七是 " 实施治理能力提升工程,打造电影发展环境新高地 "。理顺管理体制机制,持续优化营商环境,提升依法治理效能,落实相关配套政策。

此外,《规划》在系统谋划的基础上 , 聚焦重点任务设计项目抓手,通过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,共设置 7 个专栏 27 个工程项目。

Copyright © 2020-2021 技术支持: 网站留言最快速度处理